物流巴巴网2016年9月22日消息:长途旅行广大市民习惯带上充电宝,原因很简单,智能电子设备的需要!但是乘坐飞机往往会被拦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充电宝的内置电芯为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组成,由于锂是一种特别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易延伸和燃烧,锂电池包装和运输有严格要求,如随普通货物运输处理不当,易燃烧和爆炸。
飞机为何要“难为”充电宝?
据机场安检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充电宝的内置电芯为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组成,锂是极不稳定的金属,含锂的电池、充电宝在摩擦或碰撞中很容易产生高温、火花,如果将其直接放入行李中托运的话,就要经历高空低气压环境等比平时更加严苛的环境考验,一旦不慎起火,将危及飞行安全。
充电宝可以夹在普通货物里进行空运吗?
根据航空货物运输规定,空运任何物品中间不能加藏枪支弹药、管制刀具、警械、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气、酒精、油漆、烟花爆竹)、腐蚀性物品、剧毒物品以及其他危险品。严禁任何形式的夹带或者谎报品名运输,以免导致货物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
什么样的充电宝不能上飞机?
根据相关规定,首先充电宝必须是旅客个人自用携带,而且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其二,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瓦特小时),无需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其三,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严禁携带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的充电宝。其四,不得在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充电。
充电宝没注明,怎么知道额定能量?
有的旅客会说,“充电宝上没有标明,我自己怎么能知道额定能量”?的确,目前已销售的许多充电宝没有直接标注额定能量Wh,需要旅客自己换算。如果已知充电宝的标称电压(V)和标称容量(Ah),可以通过计算得到额定能量的数值:Wh=V×Ah(标称电压和标称容量通常标记在充电宝上)。
充电宝被机场拦下后怎么处理?
“参照相关标准,大部分的充电宝都是可以登机的。”机场安检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但是没有标明任何数值的充电宝不允许携带,这样的充电宝会被暂时保管在机场,旅客可凭借票据来机场取。”另外就是委托相关人员,通过快递等方式邮寄到目的地。
相关案例:暴躁外籍男机场手撕超标充电宝电池自燃浓烟弥漫
坐飞机充电宝超过民航安全规定标准怎么办?处理的办法也不少,机场可以办理寄存,也可以委托送行人带回。但9月17日晚,合肥机场安检现场发生了一件奇葩事,一名意大利籍旅客对超标的充电宝任意撕扯,直接导致电池自燃,安检现场一度浓烟弥漫。
17日晚19:40左右,旅检现场国内出发10号通道正在进行安全检查,这时一名外籍客人进入安检通道,安检员按照流程提醒该旅客取出充电宝等物品接受检查,该旅客表示没有,但安检X光机显示该旅客随身行李内明显带有一枚充电宝。当打开行李检查时,安检人员发现该旅客携带充电宝额定能量为250Wh,超出民航规定的160Wh的安全标准。安检员随后向旅客告知安全规定,并提出办理寄存或交由送行人员带回等办法。没想到这名旅客顿时火爆,用力扭开了充电宝外壳,撕扯里面的锂电池,充电宝很快开始冒烟,他一看手上的东西冒烟了,吓得立即丢弃于地,电池在地上继续燃烧,顿时浓烟弥漫整个安检通道,引起消防烟雾预警系统报警。
机场安检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关闭事发通道,开启另一条备用安检通道,疏导已经过检的旅客进入候机楼。机场消防、公安迅速赶赴现场。三分钟左右,充电宝自燃结束,浓烈刺鼻的塑料焦糊味弥漫着安检现场。该旅客立即被移交机场公安处理。
据了解,该名旅客乘坐3U8132航班前往成都,公安在对其调查后发现并无其他不良企图,只是脾气暴躁,不愿接受安检规定。机场公安对其进行严厉教育,该旅客当场表示知错。当他第二次过安检时已是满嘴的sorry,不停地向安检表示道歉,为自己刚才的行为表示后悔。
据合肥机场安检人员介绍,民航局对旅客携带充电宝有明确规定,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而且充电宝也不允许托运,主要就是避免在在托运过程中外力扭曲可能引发自燃,这名意籍旅客等于现场演示了充电宝在扭曲情况下的自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