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订单大量涌入韩国造船商,他们今年可谓中了头彩。
航运公司正在为要求环保船舶的船用燃料法规做准备。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功交付的历史记录,这使他们相对于能够在价格上竞争的中国竞争对手具有优势。
今年1月至3月,韩国三大造船商达成了总价值118亿美元的合同。这比去年同期的21亿美元大幅增长,当时全球贸易正受到冠状病毒的干扰。
根据Clarksons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和2月,韩国造船商获得了全球52%的船舶订单(按船舶数量计算)。中国以40%的支持率位居第二,日本以7%的支持率位居第三。
领头的是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上周,该公司宣布赢得了一笔巨额交易,将在2025年前交付20艘集装箱船,重量为15000 TEU。这笔交易价值2.8万亿韩元(25亿美元)。
来自韩国、中国和日本的造船商从巴拿马的一个托运人手中竞标该合同,由于合同条款,该托运人的名字未被披露。许多人认为,20艘船的订单将被几家公司瓜分。三星称,这是造船业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合同。
有了这份订单,该公司在今年3月前完成了65%的销售目标,总共获得了5.1万亿韩元的订单。
三星在一份声明中称,"随着海运货物反弹和运费上涨等市场复苏迹象,我们仍在继续录得主要是集装箱船和油轮的订单。"
其他韩国公司的表现也不错。韩国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是现代重工和现代Mipo造船厂的母公司,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今年33.5%的订单目标,迄今为止价值50亿美元。大宇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签署了价值18亿美元的合同,相当于其2021年目标的23%。
这些订单将在2022年底左右为造船商带来利润,因为造船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完工。这是公司收到合同中写明的全部价格。
分析人士说,今年的书都是关于增加的全球贸易和更强有力的环境法规。
去年,当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时,全球贸易在上半年暴跌至低点。但随着贸易在下半年缓慢恢复,运费开始回升,船运公司下船订单的需求也开始回升。
今年大型集装箱船的流行是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的一个证据。根据Clarksons的数据,2021年1月和2月订购的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增长了13倍以上,达到150万补偿总吨位(CGT)。
大信证券(Daishin Securities)分析师Lee Dong-heon在3月29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去年的疫情,经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航运公司的首要任务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现金,并推迟订单。"
“在这一点上,他们更确定经济复苏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到来。另一方面,船舶价格还没有完全反弹,所以他们可能认为没有必要再推迟订单。”
一艘船越大,就越难制造,而技术是韩国造船商的强项之一。2018年,日本今冲造船公司建造的一艘集装箱船“Ever Given”堵塞了苏伊士运河近一周。这艘装载2万多标准箱的巨型船只星期一终于从运河中被释放,但是对事故原因的调查才刚刚开始。一些国内分析师说,这一事件可能会给日本最大的造船商日本晋行留下不好的记录,尤其是在一个单次购买决定就涉及数十亿美元和多年贷款的行业。
梅里茨证券(Meritz Securities)的分析师Kim Hyun在3月29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调查可能会让人们对这家造船厂的技术产生怀疑。”
“中国已经发生了多起其大型集装箱船舶造成问题的案例,因此(在最近的投标中)中国造船企业很可能无法进入最后一轮候选企业。
随着市场复苏,船运公司对集装箱船的重视似乎正从价格转向技术,这提振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
推动环保
对更环保航运的需求是韩国造船商今年大量订单的一个主要因素。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sation)规定,自去年以来,船用燃料的最高硫含量上限为3.5%,此后两年,该行业的环保法规预计将变得更加严格,尤其是在欧洲。
在DSME今年赢得订单的19艘船中,有15艘是双燃料船,这意味着它们使用的是原油——海洋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以及液化天然气(LNG)或液化石油气(LPG)等气体源,这些气体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今年,三星已经签署了建造14艘lng船的协议。
使用液化天然气的船舶必须能够为燃料保持一个高压和低温的环境。这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复杂性,韩国公司已经通过建造和交付液化天然气船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是首家在2018年交付液化天然气燃料油轮的造船商。
正是这些记录使得大宇、现代和三星都赢得了向国有的卡塔尔石油公司提供100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合同,合同为期7年,价值23.6万亿韩元。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韩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Korea)高级研究员Yang Jong-seo表示,对生态友好型船舶的需求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对韩国国内企业也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去年,船运公司都在观望,看事态如何发展,”他说。“但今年,他们无处可去。从2023年开始,可能会受到影响的法规之一是,如果船舶不使用环保燃料,就会被迫减速。如果他们现在不用新船取代过时的船,到2023年,航运公司将无法正常运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