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的需求将冷藏集装箱从出口地区抽离到进口地区,冷藏船运营商感到了压力,正面临设备短缺的问题。
对冷藏设备的需求是由中国需求的大幅增长造成的。中国某些食品的生产大幅下滑,导致需求增长40%,冷藏箱短缺地区的冷藏设备出现短缺。
在Cool Logistics virtual conference上发表演讲时,总部位于丹麦的Eskesen Advisory的创始人Thomas Eskesen表示,由于中国猪肉生产的失败,中国对猪肉的需求飙升至8000万吨,今年总体需求增长了40%,其中包括对家禽和牛肉的需求增加。
埃斯克森说:“中国是冷藏船贸易的重灾区。”他补充说,中国一直寻求从巴西、美国和西班牙进口,“这些都是长途运输路线,因此由于运输时间更长,设备被搁置的时间更长。”
他接着说,冷藏箱已经从所谓的冷藏设备短缺地区转移到冷藏设备过剩地区。埃斯克森强调说:“这是设备规划者最可怕的噩梦。”
该小组成员包括马士基(Maersk)冷藏船专家布鲁斯?马歇尔(Bruce Marshall)、Broom Logistics的弗兰克?甘斯(Frank Ganse)和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的菲利普?格雷(Philip Gray)。
Marshall指出,由于大流行,关键地区的服务减少,意味着用于重新定位设备的通常网络“根本不存在”。
结果,承运方被迫增加额外的装载机,将空集装箱转移到亏空地区,花费巨大。然而,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航空公司还遭遇了其他重大障碍,包括由于员工和生产率下降,进入港口的等待时间增加。虽然一些港口限制有感染船员的船只进入,但其他设施坚持每两周停靠一次。
马歇尔解释说:“此外,还存在为下一批货物准备箱子的旅行前检查问题,仓库缺少人员,陆上运输也出现人员短缺问题,特别是从农场到码头,海关人员短缺和地方当局人员短缺进一步导致运输中断。”
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的菲利普?格雷(Philip Gray)表示,尽管干集装箱行业的基础更大,但冷藏行业的年增长率约为3.7%,远高于干集装箱行业2.2%的年增长率。
冷藏船市场的增长与集装箱设备的净增长保持同步,今年集装箱设备交付量达到了29万teu,约15万箱。但埃斯克森指出,更长的航程以及在港口和仓库停留时间的增加意味着实际运力在收缩,而非增加。
Broom Logistics的Frank Ganse表示,综合上述行业挑战,从欧洲到亚洲的一些大宗商品的某些费率已高达8000美元/半美元。和一个类似的故事出现在亚洲,拉丁美洲西海岸交易,一个三倍的利率在一个月内,这个贸易和价格目前看到任何贸易最大的加息,包括活跃的亚洲美国西海岸服务,今天在容器的新闻报道。